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方针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个加快、一个突出”的工作思路,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39.6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19.6亿元,增长9.9%。人均生产总值57853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9:72.6:25.5。
二、农 业
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 8.8 亿元,增长 3.8%。全年粮食总产量 15.3万吨,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夏粮产量 7.9万吨,与上年持平;秋粮产量7.3万吨,比上年下降5.5%。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进一步发展,水果产量25392吨,比上年增长4%。蔬菜总产量48628吨,比上年增长 5.3%,油料产量 4865吨,比上年下降1.9%,棉花产量428吨,比上年下降7.2%。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6家,其中,郑州市级11家,2家农业企业进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省级示范合作社5个,郑州市级示范合作社15个,2011年新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5个、郑州市级示范合作社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2个。
造林绿化有序进行。全年成片造林面积达727公顷,比上年下降69.6%;成林抚育面积 6429.8公顷,比上年下降2.5%;幼林抚育作业面积5742.1公顷/次;当年新育苗面积116公顷,四旁植树78.4万株。
畜牧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产量23227 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2621吨,比上年增长2.2 %;禽蛋产量9615吨,比上年增长2.7%;奶类总产量5061吨,比上年增长0.8%;水产品产量1350吨,比上年增长37.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农用拖拉机达到15431台,比上年增长1.4%;农用运输车达到5467辆,与上年持平。全年农村用电量1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轻工业完成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重工业完成2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轻、重工业比例为4.1:95.9。
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金属制品业完成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详见附表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实现利税总额1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工业产品产销率达 96.8%。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4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产品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下滑;亏损企业8家,亏损面为2.4 %,亏损企业亏损额4.03亿元,比上年增加2.13亿元。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市资质建筑企业施工面积158.6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0.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6万平方米,实现营业利润9605.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206.9亿元,增长18.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9.8亿元,比上年增长58.8%;农户投资完成10.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占0.7%,第二产业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占69.5%,第三产业投资占29.8%。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坚持项目带动, 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493项,其中超亿元项目91项,超亿元工业项目70项,省重点项目15项,为历年来最多。特别是随着总投资378亿元的义鑫威光伏、恒星光伏、益丰光伏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签约入驻,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据省交通部门反馈资料显示,全年运输旅客1541万人,比上年增长16.5%;运输货物2621万吨,增长18.5%。全年共完成旅客周转量7417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2%;完成货物周转量48344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2%。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据省邮电部门反馈资料显示,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3439.3万元,(按2010年部门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23.4万元,比上年增长21.9 %;电信业务总量48515.9万元,增长14.2%;本地电话用户期末数142639户,比上年下降1.3%;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5.32万户,比上年增长12.4%;互联网用户达到97883户,比上年增长21%。全市电话普及率为98.2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青龙温泉大酒店、华丰园大酒店创成三星级饭店,朗曼假日广场、华裕建国酒店、新龙苑大酒店开业运营,为全市消费品市场注入新活力。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117.4亿元,增长17.2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完成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分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完成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完成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批零住餐个体零售额完成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11年全市继续开展大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带队南下北上开展招商,促成了万洋国际商城、北八道铁路物流中心、国电龙源风电、佛山特高特陶瓷等一批项目落户我市,全市引进内资67.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出口总值2.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9%。明泰铝业在国内主板成功上市,成为我市第7家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12亿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旅游业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3300万元的南部山区旅游通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浮戏山旅游综合开发、嵩顶国际文化园、河洛康家、杜甫故里等旅游重点工程顺利推进,5家3A级景区通过复审验收,旅游接待能力持续提升,2011年全市共有旅游景点15个,风景名胜区1个。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3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旅游收入 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 23.4%。一般预算支出3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一般公共服务费用支出4.3亿元,比上年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亿元,比上年增长9.9%;医疗卫生费支出2.9亿元,比上年增长54.4%;教育费用支出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城乡社区事务费用支出3亿元,比上年增长26%。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28.9亿元,比年初增加24.8亿元,增长12.1%;各项贷款余额为135.1亿元,比年初增加13.6亿元,增长1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7亿元,比年初增加13.9亿元,增长10.5%。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27775万元,比上年下降26.9%。其中人身保险收入18188万元,比上年增长4.7%;财产保险费收入9587万元,比上年下降53.6%。人身保险赔款金额1207万元,比上年增长65.8%;财产保险赔款金额5107万元,比上年增长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1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4657人,全年科学技术费用支出4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市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活动,2011年取得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全年共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6项,郑州市级22项。2011年末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2011年申请专利技术329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实用新型专利209项,外观设计专利60项。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11年底,全市技术监督系统共有102人,行政机关(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个,事业单位(巩义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全年共监督抽查各类产品920批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总投资1.2亿元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已完成投资8625万元,竣工项目165个。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市普通高招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789人,被重点大学录取339人,其中清华大学1人,北京大学2人。2011年全市共有高中(含职专)13 所,在校学生20059人;初中32所,在校学生23504人;小学校81所,在校学生50323人,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均达100%;教职工人数达到10578人,其中专任教师929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24209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迅速,全市共有 17个镇(办)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289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2011年有 70166人参加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继续实施达标文化站、文化大院创建工程,全市达标文化站达到17个,达标文化大院达到262个。2011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万户。群众文艺活动更加活跃,全年文艺广场共举办活动104场次,观众达10万人次。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市档案馆年末存放各类档案资料达173364卷(册、件、盒、张)。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11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5个(包含社区服务站及诊所),其中二级医院2个、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急救指挥中心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402张,卫生技术人员3246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77.7万份;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年改造镇卫生院1所。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全市共组织群体性竞赛活动12次,其中大型比赛3次。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学校体育更加活跃,有92%以上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
中心城区建设全面加快。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力度,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13个,完成投资17.4亿元,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暨图书馆、老城区供热管网改造、巩义南站进站道路顺利竣工,石河路改建、人民广场工程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稳步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6%、39.1%和15.9平方米,石河道公园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城市滨河景观。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环保系统共有人员280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察大队1个,危险废物和辐射管理中心1个,污水处理厂1个。环保法制建设继续加强,执法力度继续加大,全市共完成限期治理污染企业743家,止2011年有995家企业实现达标排放。烟控区1个,面积19.3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15.7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成效。坚持不懈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成功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2011年末全市总户数228881户,常住总人口810240人,其中男412574人,女397666人,城镇人口375141人,城镇化率达到46.3%。全市人口出生率9.72‰,死亡率5.49‰,自然增长率为4.2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86元,比上年增长 14.4%(未扣除物价因素);人均消费支出10427元,比上年增长13.4%(未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92元,比上年增长19.7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35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2%。
居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7.2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44.6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6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11年全市共有福利院20个,床位970张,收养人数达到585人。全市各种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30.8万人次,全市进入城镇低保达到1759户,总计4110人,农村低保达到9682户,总计22199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37.2万人,企业职工达到57043人,机关事业达到18510 人;离退休人员社会统筹人数中,企业离退休达到13985人,机关事业达到5861人;全市失业保险人数中,企业单位达到42458人,机关事业单位达到16544人。职工医疗保险人数达到63198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到74918人,参保率达到 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加深入推进,门诊补偿比例和住院补偿比例继续提高,全年补偿金额12935.5万元,农民参保率达到96.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4、人口数据为抽样调查数。
附表1:
2011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2011年 比上年增减%
一、 农产品产量(吨)
粮食 152852 -2.5
夏粮 79493 0.4
秋粮 73359 -5.5
油料 4865 -1.9
棉花 428 -7.2
蔬菜 48628 5.3
水果 25392 4.0
肉类 23227 0.5
蛋类 9615 2.7
水产品 1350 15.4
二、工业产品产量
发电量 67亿度 -0.1
原煤 455万吨 10.5
耐火材料制品 943.9万吨 25.1
钢材 35.9万吨 22.3
电解铝 50.1万吨 24.3
铝材 183.8万吨 36.2
铁合金 18万吨 -37.1
钢绞线 41.6万吨 -7.5
工艺美术制品 27.2亿元 25.2
软饮料 21.3万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