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2025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当前巩义市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品种抗性、苗情及春季天气形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2025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有发生流行的风险,麦穗蚜、小麦纹枯病偏重发生,麦蜘蛛、小麦茎基腐病中度发生,白粉病局部中度发生,预计总发生面积达39余万亩次。
一、发生趋势
1. 麦蚜:苗蚜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发生盛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穗蚜偏重发生,重点发生区域为水肥条件较好、植株密度较大的田块,发生盛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之间,高峰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预计发生面积22万亩次左右。
2. 麦蜘蛛:预计今年中度偏重发生,丘陵旱薄地重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左右。发生盛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
3. 小麦纹枯病:预计今年为中度发生,高水肥地块偏重发生,发生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高峰期4月上旬,预计发生面积4万亩左右。
4. 小麦茎基腐病: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盛期3月上旬至5月上旬,预计发生面积3万亩。
5. 小麦根腐病:中度发生,发生盛期3月上旬5月中旬,预计发生面积1万亩。
6. 小麦白粉病:偏轻发生,局部中度发生,重点发生区域为水肥条件好、植株密度大的田块,发生盛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预计发生面积3万亩。
7. 小麦条锈病:目前巩义市未发现条锈病,但与我省南部地区相邻的陕西冬前已见病,如果春季中后期气象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有发生流行的风险,发病盛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预计发生面积为2万亩左右。
8. 小麦赤霉病: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遇三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或灌浆期阴雨日、雾日较多,并伴随气温持续偏高,小麦赤霉病有发生流行的风险,发生盛期5月上中旬。
二、预测依据
1. 目前小麦病虫害处于春季缓慢增长期,主要有小麦纹枯病、麦蜘蛛、麦蚜等,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较轻,麦蜘蛛、麦蚜虫量较常年少。
据植保人员近期调查:
(1)麦蜘蛛:虫田率5%,最高虫田率10%,平均市尺单行有虫20头,最高市尺单行200头。
(2)小麦纹枯病:病田率5%,最高病田率20%,平均病株率1%,最高病株率18%。
2. 主栽品种对病虫害综合抗性较差。2024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为27.6万亩,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分别为:豫麦49-198(10万亩)、郑麦136(6万亩)、周麦27号(2万亩)、百农207(2万亩)。大部分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抗性较差。
3. 小麦长势总体较好,部分抢墒早播、播量偏大麦田及晚播弱苗,病虫害易发生为害。苗期底墒充足,越冬期气温整体偏高,有利于麦苗生长和分蘖。根据近期苗情调查,我市小麦一类苗比例31.16%,二类苗比例60.14%,三类苗比例3.62%,其中一二类苗占比超九成。冬季整体气温偏高,受极端低温影响,部分播种较早、播量偏大的麦田及晚播弱苗有叶尖或叶片发黄受冻害情况。
4. 秸秆还田、旋耕、农机跨区作业有利于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等病虫害发生。秸秆还田、旋耕作业,病虫残体大量遗留田间,造成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等病虫发生程度加重。农机跨区作业有利于远距离传播病虫害,如小麦胞囊线虫病、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5. 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为害。越冬期气温整体偏高,有利于麦蜘蛛、麦蚜等害虫越冬存活;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茎类病害逐渐扩展蔓延。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3~5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1.5℃,3月中旬中期至下旬前期可能出现倒春寒天气过程。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