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11510/2025-00020
  • 巩义市教育局
  • 特殊教育
  • 2025-10-21
  • 2025-10-21
巩义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巩义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3年,主要承担全市3-18岁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学校位于金牛山路9号,占地16.5亩,建筑面积9740m2。设置有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高中四个学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

学校以“爱 阳光 责任”为校训,以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为目标,全面实施“三生情境体验教育”,精心设计“生命”、“生存”、“生活”三级课程,注重学生“融合力、生存力、创造力”的培养。积极落实一人一案、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学科渗透康教结合,竭力推进“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

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郑州市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巩义市文明校园、巩义市师德先进集体、巩义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巩义市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二)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其中学前部2个班;义务段1个听障班、10个培智班;高中部2个班。在校生173名、送教上门学生52名。

在校生中,除5名智力较为正常的聋哑儿童外,其余全都是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唐氏、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等。

(三)教师队伍

1.学校现有34名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5人。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16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21人。

2.所有教师均持有教师资格证,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13名教师也全部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3.根据国家及省定教职工编制标准,目前我校教师人数还有部分差额。我市已于2021年开始,采取每年招聘4至5人的方法,计划于未来五年内逐步补齐。

4.所有教师均积极参加各类在职培训,除完成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外,全体教师还参加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及国家组织的教材培训、省厅组织的课标培训、市局组织的课程教研等活动。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情况

学校坚持使用部编教材,落实三类课标,根据学生残疾状况和补偿程度,着力推进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1.注重依据课标的教学评估和IEP的落实。尊重差异、个性发展是培智学校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至少三次的依据课标的本学科的教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时修订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校定时以班为单位,对每一名学生的评估结果和IEP进行对照研判,同时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进行诊断,确保课堂教学不能偏移课程标准。

2.低、中、高年级教学游戏化、生活化、职业化。依据课标要求的育人目标,我校提出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减轻家庭负担、减轻社会负担、创造社会价值”的分阶段育人目标,例如,劳动课的目标为: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简单社会生产劳动。

同时,结合培智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确定了低年级游戏化、中年级生活化和高年级职业化的“三生”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

例如:低年级的数学课,为了让学生建立序列的概念,教师们就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排排坐、开火车等游戏。中高年级的数的运算,就会结合超市购物、拔萝卜等活动开展教学。

3.注重能力差异和发掘潜能的补偿干预

对于一节课,学校要求,除了A、B、C三类学生的教学目标清晰且能完成外,还要兼顾学生的缺陷补偿和潜能发掘。因此,语文组就开展了口舌操、发音训练、呼吸训练等主题教研活动。体育组开展了增加力量训练和步态矫正等主题教研活动。

另外,对于作业的设计,也要贴合学生实际,体现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如:语文学科的书写类作业,A类抄写汉字,B类描写汉字;C类在老师的辅助下描写汉字或连点描线。同时,作业设计要考虑到班级内的特殊情况,如痉挛型脑瘫,肌张力高,不具备书写能力,作业上可以侧重于其他方面的检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通过建设课程范例规范学科教学。鉴于目前国内特殊教育仅有语文、数学、适应三门课程有教材的现状,为保障特殊儿童得到全面发展,学校集中精力,组织骨干教师先后完成了音乐课、劳动课、康复教育课、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范例建设;同时为助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特殊教育板块的建设,先后向上推荐了3节优质课,分别获得河南省一、二等奖。

三、康教结合情况

1.学校建设有多感官康复训练室、感统康复训练室、个训室、资源教室、家政教室、烹饪教室、模拟超市、动感舞蹈教室等。配备有步态矫正、脊柱矫正、手指力量、大肌肉力量、感统训练等设施,基本满足了学校开展教育康复的需要。

2.在教育教学中落实康教结合。一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构音训练、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训练、情感认知训练、以及小组协作训练等;二是创编普适性的课前康复操,并利用每年暑假进行修订、完善,目前我校现行的康复操涵盖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感知、情绪与行为等方面,专业性和针对性也在不断加强;三是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挖掘潜能、发展优势的训练,目前学校有11个学生社团,每周二、三下午正常开展活动。

3.大力推进医教结合。2023年春季开始,学校和市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达成合作,采取康复医师进校园、康复器械进教室、康复训练进课堂的方式,全面开展医教结合。同时帮助残童家庭向上申请康复训练专项补助,坚持自愿参加、免费训练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需求,逐人进行个体评估、制订方案、安排课程,以个训课、小组课、融合课等方式,在校内实现学习、康复两不误。

四、两端延伸情况

2022年6月,经巩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我校职责范围增加了“学前教育”和“中职教育”两部分。

1.学前部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学前残疾儿童发展特点,学校于2022年暑假,通过查阅资料、外出学习、咨询专家等,编写了适用于我们的《学前特殊教育课程指南》,经报请教育局审核批准,作为我校实施学前特殊教育的依据。同时,探索集特殊教育、蒙氏、奥尔夫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学前部的教育教学。目前学校共有2个幼儿班,各配备教师2名、保育员1名。

同时,我校与平安街幼儿园结对共建,通过几项措施推进学前特殊儿童发展。一是我校幼儿定期到平安街幼儿园进班上课,和普通幼儿一起学习、活动、就餐。二是学校定期委派特教教师到平安街幼儿园,对该园有残童随班就读的班级老师,进行“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进行指导,帮助解决该园日常教学中对残童个别化教育和行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三是两校教师也会定期进行专题教研之类的活动。

2.高中部

我校于2023年秋季开始,举办了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部。经教育局协调,我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委派教师进入我校,双方采用特校教师+职专教师、特校课程+职业课程、特校学习+职专实习的合作办学模式,开展高中部的职业教育。目前高中段开设了中式面点、种植、洗车、家政4门职业课程。

五、学生管理情况

1.落实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一是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建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通过“红旗班”、三好学生、美德少年、文明学生、进步之星、劳动能手等评选,多形式、多方位不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三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四是全面开展系统化、课程化的劳动技能培养,编制《劳动项目参考目录》,分阶段培养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五是每学期开展一次研学旅行,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国家。

2.学校实行无缝对接管理,带班领导、值班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生活教师职责明确,学生无论上课、活动、就餐、就寝都有教师形影不离的陪伴。

3.学校坚持开展“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座谈,邀请家长进入学校,共同陪伴孩子上课、陪伴孩子就餐、陪伴孩子游戏、陪伴孩子成长等。

六、存在问题

1.课程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学校已初步建成从学前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但仍存在学前部课程还需完善、职高部课程尚未形成体系的情况。

2.教师的专业性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学生存在残疾类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情况,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压力和挑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显不足。

七、下步重点工作

1. 加快非义务段课程建设步伐。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组织骨干力量,尽快完成课程建设,确保相应学段得到有效的、相适应的教育服务。

2.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以学生社团的规范化、特色化为抓手,推进体验变课程、兴趣变特长的转化,以点带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主办单位: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河南省巩义市中原西路 邮编:4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