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子医保卡人人都有,但是仍有许多农村老人,不知道如何激活使用。这时有一群声称,“帮忙激活电子医保卡”的工作人员,伸出“援助之手”,“面对面”指导村民注册、激活电子医保卡。殊不知,一旦听信这些“工作人员”的话,便掉进了诈骗分子精心布好的“陷阱”了。
一、案件详情
去年5月河南某地市村民们接到村卫生室村医的通知称有“工作人员”统一帮大家激活电子医保卡,届时大家要按照“工作人员”要求配合进行激活。村民们出于对村医的信任就按照“工作人员”指令进行了一系列人脸识别认证的操作,不久之后这些村民们收到警方的电话,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了,而村医又是从何处接收到的通知呢?原来是这些所谓的“工作人员”拿着某“市医保局”开具的一封介绍信找到村医上门通知,介绍信上明确写着“医保局委托获得接入电子医保卡授权资格的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前往各乡镇进行激活应用工作”,村医看到“介绍信”也就信以为,真殊不知这个所谓的“第三方平台”其实是诈骗团伙冒充的!介绍信也是伪造的!自去年2月以来,这些诈骗团伙先后在河南多个县市农村地区假借“协助”村民激活医保卡,趁机骗取群众身份证和人脸信息对空白支付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并解除转账限制,再将账号出售给跨境赌博、洗钱犯罪团伙。仅一个月时间,某市已有近1500个支付账号涉嫌向境外洗钱组织转账,转账总金额一千多万元,单笔最高转账金额六万多元。
二、作案套路分析
该作案团伙精心组织、分工明确,将村民们的支付信息、社交账号信息等当作商品打包,层层转卖到互联网黑灰产犯罪人员手中。为了博取地方医保局和村民的信任,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科技公司,由两位总负责人进行“管理”。公司内部分为十个小组,分头行动,每天去往不同乡镇冒充“工作人员”进行“村推”工作。小组成员每诱骗一个账号,可从负责人处获得20元的奖励,而公司负责人再将这些通过不法途径得到的账号信息,以60元一个的价格出售给“号商”,而后“号商”又将这些购买来的账号信息再次倒卖给“境外洗钱团伙”,这时,一个号的价格已经变为100元-200元。除了骗取“支付宝账号”信息,该诈骗团伙还针对一些不用微信、抖音上网的老年人,用他们的手机号注册微信、抖音账号,这一行为被称为“拉新”。他们将这些新账号以同样的方式倒卖给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用于诈骗环节前期引流使用。截止案件结束,该案件中已有一万多名群众信息被盗取,警方追查到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共计380多万元。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此发布严正声明,内容如下:
国家医疗保障局及下属部门、单位,从未授权任何社会人员开展群众电子医保卡(准确名称应为“医保电子凭证”或“医保码”)激活工作。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以激活电子医保卡名义收集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一旦发现相关线索,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医保部门举报。
警方提示:
1、由于农村部分中老年人未注册网络账号,且对智能手机应用又缺乏了解,警惕性差,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家人们一定要对老人进行防骗知识讲解,注意提高警惕。
2、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手机账号等信息,遇到“帮助激活、注册电子社保卡”,同时又要求“提供手机号或人脸识别”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加以核实,莫因一时的疏忽大意,成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人。
3、若发现个人账户出现异常状况,应第一时间找官方平台进行核实,若不幸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来源:河南省反诈骗中心)